打黑新村位于中国云南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,村民主要为彝族。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生土建筑,部分房屋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。近年来,一专一村团队在夕阳乡开展了一系列生土农危房更新项目,发展出一套适合当地的新型夯土农宅建造策略,获得了广泛认可。“公房”是当地村民婚丧嫁娶、节日庆典的重要公共建筑。打黑新村原有的公房已破败无法正常使用,因此一专一村团队与夕阳乡政府协商,利用新型夯土建造技术重建公房,为村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,契合当地的公共空间。
新设计的公房在旧公房的原址上重建。建筑由室外缓冲空间、大厅、后厨三部分组成。建筑的流线和布置均根据村民的使用习惯,参考原公房,进行合理优化设计。建筑墙体就地取材,采用纯生土夯筑建造。为提高建筑抗震性能,原土经过实验室粒径分析,加入了适量的砂、砾石进行配比优化。土墙中没有添加水泥、固化剂等化学稳定剂,建筑寿命结束后,墙体材料可很方便地回收利用或回归自然。
由于当地原土粘性较差,团队采用了工字钢钢柱作为结构承重构件。钢柱和钢筋混凝土基础、地圈梁、顶圈梁形成的结构框架确保了建筑安全抗震。以上技术创新均在昆明理工大学抗震研究所和“一专一村”生土工房进行了多项实验的验证,并经过“一专一村”团队农村建设项目的检验。
屋架采用竹钢结构,以满足项目的跨度、采光、耐久性、美学等多方面需求。生土和竹材都具有更低的隐含能耗和碳排放,结合自然采光通风、蓄热墙体等被动式设计,确保了建筑全寿命周期极低的环境负荷。
项目由一专一村妇女施工队及当地村民共同建造。这种“高科学-低技术”的策略和“本土材料、本土技术、本土工匠”的原则对推动当地农村的环境、经济、社会三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。